# 全局视场分析

# 功能说明

用于计算单点或多点的可视范围。在地图视图中选择若干点,点击计算,可在结果显示视窗中观察到这些点在栅格地图中的可视区域。

# 操作说明

1. 在地图视图中添加待分析的Grid数据,并激活到当前编辑状态;

2. 单击“DEM分析”菜单下的“可视分析”→“全局视场分析”命令,系统弹出如下对话框:

3. 在“全局视场分析”对话框里进行参数设置:

【计算方式】:

交互方式:若计算方式为“交互方式”,在数据集里通过鼠标左键绘制点子图;

批量分析:若计算方式为“批量分析”,点击“视点数据”中按钮,导入点图层,同时可以在“选择属性”下拉框中选择点图层的一个属性字段值作为空中高度;

【选择波段】:选择当前处理栅格的波段。

接下来以“交互分析”的计算方式为例进行以下步骤的说明。

4. 在数据视窗上通过鼠标绘制点子图,每绘制一个点,对话框列表中便会显示该点的坐标、地面高度和空中高度。其中,“地面高度”表示该点的实际高程值,“空中高度”表示在该点实际高程的基础上增加的高度;

用户可以在上图所示列表中手动修改已采集点的位置,点击对应点的“x(y)坐标”栏手动输入数值即可。也可修改“空中高度”,若需要统改空中高度,可在对话框最下方(下图所示),输入高度值,然后点击“统改高度”。

“删除”按钮可删除列表中选中的点。

5. 子图绘制完成后,点击对话框上“计算”按钮,对话框展开,可在对话框右侧查看视场分析的结果(用栅格数据表示)。

如下图所示,蓝色点即用户输入的子图,图中加亮显示的区域即各子图的可视范围,可观察到下图加亮显示的颜色不止一种,如下图红色框选部分的颜色便深于其他区域。原因是,不同颜色表示像元值不同,像元值为1,表示该区域只有一个点可视;像元值为2,表示两个点对该区域可视,依次类推,若没有点对该区域可视,则该区域像元值为无效值(图中无加亮颜色部分)。用户可点击“保存”按钮,选择“保存栅格数据”将分析结果保存为栅格数据,通过查询像元值功能进行查验。

【计算前点颜色】:在数据视图窗口绘制点子图时,子图显示颜色;

【计算后点颜色】:点击“计算”按钮后,数据视图窗口的子图颜色。

6. 点击“保存”按钮可保存分析结果,“保存栅格数据”即将分析结果保存为栅格数据;“保存视点数据”即保存绘制的点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