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流程
MapGIS K9制图综合
在MapGIS K9的制图综合过程中,数据库中的要素层在系统里区分为底图层与综合层,待综合的源要素图层称为底图层,用户需先建立与底图层对应的综合层,然后将底图层上要综合的目标图元选取拷贝到综合层上,再在综合层上实施化简、合并等操作。K9中要素综合操作总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综合层准备:为综合地图底图建立相应的综合层,综合操作在综合层上进行。这样就不会更改和破坏源数据;
(2)设置参数:设定某要素类综合缩编的参量。不同的综合功能需设置相应的综合参数;
(3)提取:从地图底图选取目标到当前操作的综合层上;
(4)要素综合:对选取的目标作综合化简、合并、几何类型转换等综合操作;
(5)要素间协调处理:是指对综合结果的相邻协调关系处理,包括要素体系内的关系处理(如:道路目标接头的吻合),和与其他要素类的关系处理(如:等高线与河流的交叉点为谷底点)。
MapGIS 10制图综合
MapGIS 10 相较于K9在综合原理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具体有以下几点不同:
(1)取消了“综合层准备”这步操作的必要性,MapGIS 10中所有的综合功能不用必须在综合层上进行操作;
(2)若用户需要保护源数据不被破环,可利用MapGIS 10提供的“拷贝图元到激活图层”功能,将需要综合的图元拷贝到新建图层中,然后在新建图层中进行综合操作。与K9不同的是,这里的新建图层与源图层之间没有对应关系,而且源图层的参照系和属性字段也无法保存到新建图层中。
提示:
若用户需要新建图层中仍保留源图层的属性值,新建图层后需先编辑属性结构,添加相应的属性字段,然后使用“拷贝图元到激活图层”功能拷贝图元,这样,源图层的属性值便可拷贝到新建图层中。
MapGIS 10中完整的地图综合操作实施过程如下图所示:
拷贝图元到激活图层
为了保护源数据不受破坏,可先将需要综合的数据拷贝到其他图层上,然后在该图层上实施化简合并等综合操作,该步骤类似于K9中“综合层准备”,不同之处可参见“基本流程”。此步骤在10中为用户可选项,即若用户没有保护源数据的需要,可跳过该步骤。
操作说明
1. 将被拷贝图层设置为可编辑状态;
2. 点击综合工具条上的“拷贝图元到激活图层”按钮或是从“制图综合”菜单下选择“拷贝图元到激活图层”命令,弹出下图所示对话框:

【源图层】:被拷贝图层,即需要保护的源数据;
【目标图层】:选择“图层”,表示将源图层中数据拷贝到当前地图下某个处于可编辑状态的图层。选择该项后,点击"确定"按钮,在视图区拉框选取需要综合的图元,框选的图元即被拷贝到目标图层中;
选择“新建图层”,表示新建一个空图层到当前地图下。若当前地图下没有保存源数据的图层则需选择这一项,先建立图层,然后再重新选择“拷贝图元到激活图层”功能,在“目标图层”参数项中选择“map中图层”,选择已新建的图层。
【面积/长度阈值】:将框选图元中面积(或长度)大于该参数值的图元拷贝到目标图层
综合前评价分析
在决定对线化简、对多边形做中轴化、邻近面目标合并前,可用“评价分析功能”对待综合的数据作几何度量上的评判分析。选择综合工具条上的“参数设置”或是选择“制图综合”菜单下的“参数设置”命令,在综合参数管理窗口选择“综合评价”,设定评价分析的几何度量限值:

为后面对面目标间的间隔、面目标内瓶颈部位识别、小弯曲识别作限值设定,小于该限值的将被识别为小间距、狭窄部位、小弯曲等,具体操作可参见“综合辅助工具”章节。
综合参数设置
参数设置功能,用于在综合过程中对综合功能的综合力度进行控制。如多边形中轴线提取,通过修改三角形加密步长、中轴线提取时多边形邻近间距、中轴线网络可删除的最小弧段长度,来控制多边形提取的效果,可参照“附录VI”参数设置说明表。
操作说明
1. 加载需要进行综合操作的图层并设置图层为编辑状态;
2. 点击综合工具条上的“参数设置”按钮或是选择“制图综合”菜单下的“参数设置”命令,弹出如下对话框,通过通用参数、居民地、地貌、三角网、曲线、综合评价6个选项来设置综合过程中各种综合参数。

地图综合的操作是在原资料图比例尺的地图上进行的,所以对于综合参数的设置是以综合后比例尺的图形的规格要求的,需换算成原始资料图比例尺的规格值。下面将以1:10000比例尺下建筑物(独立房屋)综合为1:50000的小板房数据为例进行说明:
在1:50000的地图上,居民地(独立房屋)的表达方式是:
- 图上长度小于0.7mm、宽度小于0.5mm的,用不依比例尺的点符号表示;
- 图上长度大于0.7mm、宽度小于0.5mm的,用半依比例尺的线符号表示;
- 图上长、宽分别大于上述尺寸的单幢房屋,用依比例尺的面符号表示。
也就是说缩编前1:10000的原图上的小板房的长、宽的尺度参数值应分别为:,
提示:
参数设置的单位有两种:一种是以一定比例尺实际出图后图形在图上的大小,单位为毫米;另一种为数据在地图编辑视窗所占的x、y标尺上的数据范围,单位为图面单位。
通用参数
原始资料图比例尺:数据在综合前的原始比例尺;
综合目标图比例尺:数据综合后的目标比例尺;
数据类型:根据导入数据的空间参照系类型选择地理坐标系或大地坐标系。
居民地
小板房长度:对居民地综合进行小板房化生成的小板房长度,单位为毫米;
小板房宽度:对居民地综合进行小板房化生成的小板房宽度,单位为毫米;
生成小板房的最小面积:对面积小于该限定值的居民地综合成长、宽分别为上述两个参数规格的矩形小板房,单位为平方毫米;
建筑物多边形化简边长阈值:该参数作用于建筑物多边形化简,对多边形边界线上弯曲深度小于该限定值的弧段进行化简,参数值根据比例尺换算得来,单位为毫米;
面状地物可删除面积阈值:在将面状源图层的图元拷贝至目标图层的过程中限定拷贝图元面积的最小值,地图图元面积小于该限定值的图元不会被拷贝到目标图层上。参数单位为图面单位;
线状地物可删除长度阈值:在将线状源图层的图元拷贝至目标图层的过程中限定拷贝图元长度的最小值,地图图元长度小于该限定值的图元不会被拷贝到目标图层上。参数单位为图面单位。
地貌
地貌选项中的参数作用于地貌综合的各项功能,并可设置线、面要素综合降维为点要素时的长度、面积阈值。
等高线删除弯曲深度:该参数作用于等高线化简,删除等高线上弯曲深度小于参数设定值的弧段,单位为毫米;
高程点选取密度每平方分米:该参数作用于高程点选取,对点图层上的点图元按照设置的选取密度参数自动完成选取操作;
曲线特征点提取时的弯曲深度:该参数作用于等高线特征点提取时特征点所在等高线弧段位置上的识别,单位为毫米,该值越小提取的特征点越多;
线目标变点目标的最大长度值:将线要素降维综合为点要素时线长度阈值,小于该长度值的都变换为点,单位为图面单位;
面目标转换为点的最大面积:将面要素降维综合为点要素时面积阈值,小于该面积的区图元转换为点,单位为图面单位。
三角网
三角网加密步长:用来设置对数据建立三角网的三角底边长度,一般设置为2或2.5毫米;
中轴线提取双线临近的间距:该参数在提取用双线表示的地物中轴线时需进行设置;
中轴线提取时多边形临近间距:设置多边形邻近间距,用来辅助提取邻近多边形的间距以实现毗邻化操作;
中轴线网络可删除的最小弧段长度:该参数是提取区要素的中轴线时被删除的中轴线弧段阈值,小于该弧段长度的弧段在提取中轴线至线综合层的过程中被删除;
多边形合并的最小间距:当多边形间距小于此参数值时拉框选择实现合并。
曲线 曲线选项中的参数作用于曲线化简的各项功能。
曲线压缩矢高:该参数作用于坐标压缩,曲线弯曲深度小于该限定值的直接删除该弧段上坐标点;
曲线光滑步长:该参数作用于曲线光滑,对曲线进行光滑的加密点的间隔距离;
边界曲线化简弯曲深度:该参数作用于曲线化简和不规则多边形化简
,对曲线弯曲深度小于该限定值的弧段进行化简。
评价综合
多边形小间隔探测距离:该参数作用于多边形小间距探测,将在当前屏幕范围内多边形间间距小于设定限值的识别为小间距,对街区生成中,辅助建筑物间距离的判断;
多边形瓶颈探测距离:该参数作用于多边形瓶颈部位探测,将在当前屏幕范围内多边形内部其宽度小于限值识别为多边形瓶颈部位,对双线河变单线河,辅助狭窄部位的判断;
曲线小弯曲探测弯曲深度:该参数作用于曲线小弯曲探测,将在当前屏幕范围内曲线上其弯曲深度识别为小弯曲,对曲线化简时,辅助弯曲的识别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