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分析
当进行水流建模时,您需要了解水流的来源和去向。地下水分析模块提供了用于进行地形表面汇流计算的工具,它为描绘汇流网络、汇水盆地、流长计算以及确定水系级别等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地下水分析主要是通过用户所提供的水头、孔隙度、厚度与渗透率数据来计算地下水的流场信息,并依据这一信息对污染物的扩散路径与分布浓度进行评价,以此为用户的分析决策提供依据。具体而言,这个地下水分析功能包括达西水流、达西速度、质子跟踪和孔隙扩散四个子功能。
达西水流
功能说明
依据达西定律,计算液体的流动情况。
操作说明
1. 点击“DEM分析”功能菜单下的“地下水分析”→“达西水流”命令,系统弹出达西水流对话框:

2. 在“达西水流”对话框里进行参数设置:
(1)输入设置
【水头】:输入为栅格数据,是指地下水的水位值,可由该栅格数据获取水力梯度。
【孔隙度】:输入为栅格数据,指孔隙的百分比。
【厚度】:输入为栅格数据,指被研究的这块透水区域的厚度。
【渗透系数】:输入为栅格数据,指每天渗透的面积。
【波段】:选择当前处理的栅格数据波段。
(2)输出设置
【残留水量】:输出为栅格数据,指1体积水流过后,每个像元内还残留多少水。
【水流方向】:输出为栅格数据,指每个像元内的水流方向。
【水流大小】:输出为栅格数据,指通过每个像元中心的水速度。
3. 在参数设置完毕之后,点击"确定"系统将执行操作;点击"取消",系统会取消当前的操作。
提示:
求所输入的水头栅格、孔隙度栅格、厚度栅格和渗透率栅格这四个栅格数据具有相同的规格(要求具有相同的范围和行列数),否则无法执行操作。
质子跟踪
功能说明
质子跟踪是依据上一步计算出来的水流方向和水流大小等信息,计算某一点的污染物是如何扩散的。
操作说明
1. 点击“DEM分析”功能菜单下的“地下水分析”→“质子跟踪”命令,系统弹出质子跟踪对话框:

2. 在“质子跟踪”对话框里进行参数设置:
(1)输入设置
【水流方向】:达西水流计算出的水流方向数据;
【水流大小】:达西水流计算出的水流速度数据;
【波段】:选择当前处理波段;
【原点坐标】:污染源扩散原点的坐标值;
【跟踪步长】:跟踪的计算步长。该值决定了采样点的采集密度。程序会给出默认的跟踪步长,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设置;
【停止跟踪时间】:确定停止的跟踪时间,默认值为0,表示无限跟踪,直至跟踪点超出栅格范围或者流至一低势区域。
(2)输出设置
【自动打开】:若勾选,生成的跟踪文本将会自动打开,跟踪路线会自动添加到地图文档下;
【跟踪文本】:设置跟踪文本的保存路径,此文本记录了每个跟踪点的相关信息,并且是下一功能“孔隙扩散”的源数据;
【跟踪路线】:设置跟踪路线的保存路径,用以表示污染物流动的轨迹。
3. 在参数设置完毕之后,点击"确定"系统将执行操作;点击"取消",系统会取消当前的操作。
提示:
1、所输入的水流大小和水流方向栅格必须具有相同的规格,否则不能执行操作。
2、源的坐标必须在输入的栅格范围之内,否则不能执行操作。
孔隙扩散
功能说明
孔隙扩散是用于计算某种化学溶质在多孔介质中的扩散情况。
操作说明
1. 点击“DEM分析”功能菜单下的“地下水分析”→“孔隙扩散”命令,系统会弹出孔隙扩散对话框:

2. 在“孔隙扩散”对话框里进行参数设置:
- 【跟踪文本】:质子跟踪时生成的跟踪记录文本;
- 【孔隙栅格】:设置孔隙栅格的大小,也为孔隙度的大小;
- 【厚度栅格】:设置厚度栅格的大小,为栅格的厚度。
- 【污染物质量】:设置污染物质量。
- 【扩散时间】:表示为跟踪文本中最后一个跟踪点的时间。
- 【横向扩散度】:这里默认为0,表示其值将由程序自动进行计算。
- 【衰变系数】:这里默认为0,表示溶质随时间发生衰变的程度。
- 【延迟系数】:该参数记录的是溶质相对于水的扩散速度,该值越高,则表明溶质相对水的流速越慢,默认为1。
- 【扩散比率】:表示横向扩散系数与纵向扩散系数的比值,默认为3。
- 【浓度栅格】:设置污染浓度栅格结果数据的保存路径和保存名称,此数据用来反映污染物的浓度分布。
3. 在参数设置完毕之后,点击"确定"系统将执行操作;点击"取消",系统会取消当前的操作。
提示:
要求所输入的孔隙栅格和厚度栅格必须具有相同的规格,否则不能执行操作。